中证君一刀切停止信托公司开展融资类信托业务(1)_社会万象_光明网

网络整理

融资信托业务将何去何从?

通过结构性存款风险非法套利信贷资金?

银行如何惠及实体经济?

...

针对以上热点问题,中证君近日收到了监管部门的权威回复!

信任公司没有一刀切的方法

开展融资信托业务

据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近日,银保监会印发《关于信托公司风险资产处置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 )。《通知》提出信托公司“三合一”工作目标,重点要求信托公司加大表内外风险资产处置化解力度;二是对减少信任渠道业务提出明确要求;三是针对要求信托公司将减少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投资不合规的融资信托业务。

上述负责人表示融资类信托,《通知》明确需要重点减少:一是各类金融机构利用信托渠道开展监管套利融资业务,规避政策限制;”,风险实质上由信托公司承担,融资业务违法违规开展。

据媒体报道,降压规模的初步规划是2020年全行业减持1万亿元,是具有影子银行特色的融资信托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监管部门根据目前的总量规模和反复测试得出的比较务实的数字。”

该负责人强调,信托公司转型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减少非法融资信托业务也将是一项持续性工作。因此,监管政策不会阻止信托公司全面开展融资信托业务,而是逐步缩小非法融资业务规模,促使信托公司优化业务结构,直至信托公司能够依托原有业务支撑。它的运行和发展。

未来,融资信托业务将更多由管理规范、风控能力强、资金实力雄厚的信托公司开展,确保受托履约到位、业务风险可控、“卖家有责任,买家有责任”。

不良贷款转移试点工作准备工作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银行业实现净利润7102亿元,同比增长5.62%。其中,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6001亿元,同比增长5%。

据业内人士分析,利息收入时间和风险敞口存在时间差异。银行按权责发生制计算利息收入。已实施暂缓付息的贷款利息仍计入当期收益,但该等贷款的风险敞口不在当期。利润反映今年或明年风险敞口可能加速,存在时间差。

信托融资与债权融资_信托计划融资_融资类信托

据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透露,未来一段时间不良资产可能继续上升,净息差将面临持续收窄压力,盈利能力可能进一步下滑。银保监会督促银行加大拨备力度,加快不良资产处置,降低成本,多渠道补充资本,增强抗风险能力,为非金融资产的崛起储备充足弹药。 - 银行业的表现资产。

中国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新闻发言人肖元奇表示,不良贷款转移试点工作仍在研究和筹备中,未来一段时间将开展。经验成熟后,试点范围将逐步放宽。

中国银保监会此前印发了《关于开展不良贷款划转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和《银行不良贷款划转试点实施方案》,其中拟发布转移单户企业不良贷款和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试点。

11.84万亿结构性存款迎来加强监管

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艳飞表示,银保监会近日就银行业金融机构违规发展结构性存款问题下发了专项文件,要求银行科学、审慎地设计结构性存款,不得发行与其承担的实际风险不相匹配的结构。避免银行机构盲目提高存款成本。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为11.84万亿元。今年以来,结构性存款规模和增速回升,背后的套利问题和业务乱象引起监管关注。

肖元启表示,目前部分信贷资金套利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近期资金成本利率下降较快,导致部分地区出现“倒挂”,即债务融资利率资产端低于部分产品的利率。“今年部分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产品利率超过4%。同时,银行对部分小微企业贷款、对大企业的中长期贷款等实行较低利率。 “在一些结构性存款产品中。这些行为已经违反了监管要求,监管部门要求信贷资金必须有真实用途。”

肖元启强调,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对非法挪用银行信贷资金和非法套利行为的监管,坚决查处,包括追回信贷资金。

盈利实体经济对银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推动金融体系全年为各类企业实现合理利润1.5万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利润率肯定会给银行业带来压力。但从整体上看,下一步是增加实体经济的效益,实体经济也会给金融业带来更好的发展,这对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今年以来,企业融资成本大幅下降。2020年1-5月,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6.03%,比2019年全年平均利率下降0.67个百分点。一季度,制造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32%,比年初下降0.46个百分点。

叶燕飞表示,银保监会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强负债端成本管理,考虑CPI下行趋势融资类信托,提高存款利率,不盲目竞争,避免存款利率过高,严禁不正当竞争。在存款市场,压低银行负债端成本,进而引导贷款利率走低,利好实体经济。

同时,积极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鼓励政策性银行与地方中小银行、互联网银行合作,提供低成本资金,对民营、小微企业开展精准滴灌。转贷形式,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