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债务陷阱

互联网

最近债务违约风波再现,部分企业信用“城门失火”,殃及诸多“池鱼”,银行、信托、基金等深陷其中,有的“踩雷”债基净值下跌达四成,跌碎一地“眼镜”。虽然信用风险整体可控,但在打破刚性兑付、结构性出清的过程中,债务违约可能会一再挑动持有人的神经,需要警惕高收益背后可能隐藏的债务陷阱。进入5月,已有“11凯迪MTN1”、“15中安消(600654)”、“16富贵01”等多只债券违约,今年以来债券无法到期偿付合计余额高达百亿元。除信用债之外,以信托为代表的非标融资也多次出现偿付困难,资管产品同样面临偿付压力。

今年信用风险有所回升,主要是融资环境生变,以前融资到期量剧增的同时,再融资难度加大,二者叠加使企业外部现金流趋于收缩。一方面,在防范金融风险和去杠杆的大背景下,银行等机构贷款偏好以央企和国企为代表的大客户;另一方面,伴随着严监管和打破刚兑,银行理财、券商资管、信托产品运作模式也发生改变,非标融资大幅萎缩。因此,很多轻资产的企业或民企难以获得足够的融资支持。

从出现无法到期偿付的情况来看,一些企业经营尚可,但短期流动性出现问题,主要是资本结构失当,其中债务融资过多,而债务融资中短期债务过多。一旦宽松融资环境不再,以前赖以“借新还旧”的再融资模式难以为继,债券无法按时发行或应收账款无法按时到账,这就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从上市公司一季报情况来看,上市公司筹资性净现金流近三年来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

而机构“踩雷”频频,也有“屁股决定脑袋”的惯性思维影响。在任务指标的压力下,那些看上去财务稳健的公司,尤其如果还是老客户,肯定容易得到机构的青睐。此外,受长期以来刚兑氛围的影响,一些机构存在风控不力等方面的问题,对债务违约准备不足,处置和应对经验缺失,一些投资是在没有进行充分尽调的前提下做出的。因此,对可能存在的信用风险要高度警惕,严守风险底线,加强信用基础研究工作,有效规避相关主体的信用风险。同时,在投资者保护、信息披露、信息报送等方面需要更多完善措施。